媒体聚焦
8月20日,苏盐井神院士工作站盐矿深地储能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淮安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李阳、李根生、杨春和、孙友宏,淮安市市长顾坤,中石油储气库公司总经理安丰春等200余位嘉宾共同见证"连通井盐穴储气库原创技术策源地"揭牌仪式。
顾坤市长表示,苏盐集团依托淮安盐矿资源优势,联合顶尖科研团队攻克高杂质盐矿建库关键技术,实现了盐穴储气库从无到有的突破。淮安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推动深地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郑海龙董事长表示,苏盐集团正加快构建"盐+储能"产业新格局,已建成世界首座连通井盐穴储气库。未来将围绕技术升级、标准体系建设等课题深化合作,推动更多原创成果转化。
罗平亚院士介绍,淮安盐矿资源禀赋优异,盐穴作为天然的地下存储空间,能高效实现能源的长期存储与调峰,为长三角能源保供提供重要支撑。杨春和院士发布的深地储能成果显示,团队研发的"连通井高效造腔+沉渣空隙扩容"技术,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盐穴储气库建设中国方案,推动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在学术研讨环节,李根生院士作《深层地热资源开采与储能探讨》报告,李阳院士分享《CO2地质封存选址评价及高效监测体系构建》最新研究成果。来自中科院、中石化等单位的专家围绕盐穴储氢、标准体系建设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利用常规井身结构,连通井造腔的卤水生产能力达250方/小时,远超单井的100方/小时,且卤水氯化钠含量超过300克/升,较单井卤水浓度更高,使得同规模采盐体积造腔周期缩短50%。利用“盐穴高位注气-沉渣底部排卤”工艺技术,实现了有效储气体积扩容170%,显著提升储气能力。采气工艺实现突破性优化,利用保压采气工艺将垫底气比例降至20%甚至更低,工作气量提升20%及以上,调峰能力进一步增强。注气排卤系统安全升级,创新独立排卤通道设计使排卤周期缩短,排卤效率显著提高,同时消除带压作业风险。
20日上午召开的科技成果评价会认定,苏盐团队研发的连通井盐穴建库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淮安生产基地及多个储能示范项目。
(媒体链接: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50054083-500007047697)